5月14日,由【中國保信】主導,【深圳市成為智能交通系統有限公司】參與研究、制定的《車聯網數據駕駛行為因子與車險風險相關性研究報告》、《機動車輛保險車聯網數據采集規范》(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
此項研究首次嘗試將保險行業和車聯網行業大規模數據融合研究,實現了國內目前最大樣本量的數據碰撞,匯總了近18萬臺車、2億段行程、21億公里、45億分鐘的行車數據。
近年來,汽車、保險兩個行業數據融合越來越密切。但由于數據質量、數據樣本、數據能力等條件制約,相關的研究尚淺且成果有限。
在此背景下,中國保信抓住行業痛點,應監管部門和行業要求,開展車聯網保險國際趨勢研究,聯合人保財險、太平洋產險、平安產險、大地保險、陽光財險等9家保險公司,以及深圳成為智能交通等8家車聯網科技公司,一汽集團、上汽大眾、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研究院等4家汽車廠商,完成了包括終端硬件分析、原始數據驗證、行程數據提取、數據清洗、特征提取、數據匹配、分析建模等一系列復雜工作。
《車聯網數據駕駛行為因子與車險風險相關性研究報告》
《報告》明確指出,車聯網數據保險應用的核心在于計算,綜合考慮駕駛習慣、車輛狀態、駕駛環境等動靜態數據,精準測算風險成本,并創新產品。此次研究充分探索車聯網數據駕駛行為風險因子;建立聯合研究機制,搭建跨行業研究平臺;積累研究經驗,推動長期創新應用,有利于促進保險行業的車聯網數據應用研究能力和水平。
《機動車輛保險車聯網數據采集規范》(征求意見稿)
《規范》根據車險經營需求對車聯網數據采集的基礎數據項和事件進行了定義和說明,明確了數據采集規范,并且結合前后裝車聯網終端設備的特點,對衛星定位數據組、加速度傳感器數據組、車輛CAN線數據組的單獨和聯合使用進行了規范。
為幫助車險經營管理應用提供數據質量保障,《規范》創造性的提出了數據校驗標準,形成車聯網數據有效性校驗機制。不僅為車險行業數據應用提供了基礎,數據提供方得以明確核心數據需求,還將統一各方認識,推動車聯網數據共享、引入和應用。
會議交流環節,深圳市成為智能交通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薛鍔峰先生對《機動車輛保險車聯網數據采集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提出幾點建議:
1. 《規范》中的團體標準應當升級為行業標準,提高標準的針對性和權威性,有利于全行業積極推廣應用。
2. 在目前的《規范》中,對于駕駛行為采集僅涉及傳統三急(急加速、急減速、急轉彎)。在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成為智能交通認為,應對駕駛行為進行多維度的采集與分析,并進行車輛主動安全裝置的推廣,以充分適應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
3.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應將乘用車與商用車做一定區分,增加對商用車數據采集規范的擴展。
最后,薛鍔峰總經理表示,在汽車智能網聯化和商車費改的大背景下,【成為智能交通】也將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及后續活動,提供更有價值的車聯網技術和數據應用,與各界共謀車聯網與保險產業的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