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創建信車智聯的意義時,柴海峰的眼里充滿著堅定而自信的目光。確切的說,他的“信車”CEO身份是在一年前確立的,但是他對二手車交易市場升級的商業構想卻要追溯得更早。
交易市場面臨的挑戰
中國二手車市場起步于90年代,1998年國家貿易部發布《舊機動車交易管理辦法》,確定建立舊機動車交易中心,實行分級審批制度,確定了交易市場的定位。2005年10月頒布了《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國二手車市場開始向規范化發展的道路邁進,二手車交易市場也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汽車銷量的突飛猛進,二手車市場迎來了它的紅利期,交易市場也隨之度過了十多年的風光日子。
行業不斷發展,隨著互聯網的興起,二手車市場也在逐步改變。當前來看,交易市場紅利期已經成為過去式,汽車由賣方市場完全過渡到買方市場。市場經營壓力大,銷量不斷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但實際上很多交易市場的管理者思維仍然停留在靠收租、開票等傳統手段盈利的時代。
隨著政策的開放,市場環境的改變,經營主體也在逐漸多元化,交易市場面臨著來自電商平臺的沖擊,以及商戶退出的問題。諸多因素導致交易市場近幾年在二手車交易環節中的作用正在逐漸弱化,如何更好的體現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主體價值則顯得尤為重要。
念念不忘的二手車夢想
柴海峰自嘲為二手車“搬磚業者”,主要原因是因為二手車行業很不規范,不像新車那樣成體系,從業者像“搬磚”一樣辛苦;另外一個原因與他的商業構想有關,他要像搬磚者一樣,決心為交易市場在轉型升級的路上添磚加瓦。
在近10年的時間中,傳統二手車交易市場也曾嘗試過轉型升級。2010年左右商務部曾撥款數千萬讓交易市場進行升級改造。這應該是交易市場的第一次轉型升級,大概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軟件就是系統化、網絡化,硬件主要是把大棚變為簡易房,但成效并不明顯。
2013年左右,二手車開始與互聯網接軌。同年柴海峰加入搜狐公司,負責搭建搜狐二手車的銷售及運營團隊,隨后即開始嘗試與交易市場進行合作。2013年6月26日搜狐與國內最大的二手車市場——北京舊機動車交易市場(花鄉二手車市場)簽訂了戰略合作,這一舉動在業內引起極大反響。搜狐與花鄉的戰略合作,可以看作為交易市場的第二次轉型升級。這次合作給柴海峰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他看到了交易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搜狐與花鄉的成功合作,讓柴海峰在腦海中勾畫出了一個全新的二手車藍圖。他深知,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將給傳統二手車市場帶來不可逆的影響。交易市場如果不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與時俱進,極有可能落后于時代浪潮。今天電商平臺的興盛和交易市場的窘迫證實了他當初的預測。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線上線下業務相結合的智慧管理系統,是盤活交易市場的最佳選擇。
在之前經驗的基礎上,柴海峰加盟了58二手車,負責58放心車項目從0到1的策劃及落地工作,組建并管理500多人的業務團隊,完成了58放心車近50家交易市場的線下布局。58放心車項目的成功,進一步印證了互聯網與二手車線下場景相結合的可行性。柴海峰看到,他心中的二手車藍圖是具備極高的商業價值的,他也知道堅持比項目本身重要。
2017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再創新高,連續兩年突破千萬輛交易大關,行業已經開始走向成熟,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臺在進行著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探索。玩家越來越多,柴海峰意識到時機已經到來,是時候將他的完整計劃付諸實踐了。
這一年北汽產投孵化了啟轅全國汽車市場智慧服務共享平臺項目,柴海峰加盟啟轅,全權負責交易市場智慧服務系統平臺的搭建及業務落地的工作,先后與6個大型交易市場進行合作,為交易市場提供統一標準的在線管理系統,讓交易市場開始真正走進了“智慧服務”時代。
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
從搜狐柴海峰的二手車藍圖誕生開始,再到58二手車深耕服務模式,再到啟轅將項目付諸實踐,他經歷了線上業務模式的探索和線下業務的實踐,可以說幾乎沒有人能比他更了解交易市場、車商、服務商和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這份事業如果在一個大的體系中是很難有機會去實現的。
一路走來一路想,他掰著指頭算了一下,在這幾年中成長起了一批互聯網平臺,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二手車交易市場。這些玩家們也在飛速前進,交易市場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多,但卻仍然沒有玩家能夠真正跑通交易市場的“智慧管理系統”。
究其原因,柴海峰認為,做一套系統、搭建一個平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二手車交易市場問題。交易市場要想重回時代前沿,必須要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經營方式,應當從傳統的物業經營者,轉型為二手車經營的服務者。告別坐享其成,擺脫單一的收租模式,線上與線下結合,與商戶達成深層次的合作,將有形市場的業態多元化。
“市場的需求已經越來越清晰了,但是絕大部分市場的基因決定了市場很難獨立完成轉型升級的工作,行業中大的平臺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想明白這些之后,我決定自己創業。”柴海峰說道。
二手車電商通過近幾年的“燒錢”,極大地提高了消費者對二手車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隨著模式的不斷進化,轟轟烈烈的二手車電商們開始渠道下沉,自建門店,這對二手車實體企業和傳統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二手車電商教育了消費者,提高了消費者對二手車的購車信心,對整個行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電商畢竟還很年輕,要想吃透這個行業,還遠遠不夠。
“我覺得現在交易市場已經到了轉型升級最關鍵的時刻了,電商還沒有站穩腳跟,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過了這個階段,我覺得就永遠沒有機會了,不能與時俱進的交易市場很可能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柴海峰表示。
懷著對二手車行業的熱愛,海峰6年來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樣的模式才能建立起一套標準化運營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管理體系呢?
交易市場需要怎樣轉型?
在柴海峰看來,過去交易市場的幾次轉型升級,只走完了一半步驟。基于6年來的不斷積累和創新,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是時候給交易市場進行一次歷史性的革命了。
用15年互聯網公司和10年二手車行業從線上干到線下(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的積累的經驗,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這是柴海峰至今驕傲的選擇。信任、好車、智慧、聯接,這是他對信車理念的總結。
信車的平臺架構以SaaS作為基礎,完善了市場的場租物業管理、車輛出入庫管理、交易過戶系統等功能,在提升市場傳統業務效率的前提下,信車系統更加專注于市場增值業務的引入,比如為市場帶來更多的新車、二手車的資源車,為商戶提供更多的買車賣車渠道等等。致力于做二手車市場轉型的催化劑,以系統為工具,以整合運營為手段,以線上資源為切入點,幫助市場共同進行服務型、數據型市場轉型。
柴海峰這次顯得信心十足,但也很清晰的認識到,想搭建這樣一個龐大的平臺,只靠自己孤軍奮戰是遠遠不夠的。他拉來與他曾經一同經歷過多次內部創業的兄弟劉澤南一起完成曾經的夢想。在平臺研發層面,又找來具有10余年技術研發經驗的合伙人趙天曉,同時,在行業內部也尋找了各個方面的頂級專家提供專業支持。
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二手車交易市場需要做的是借勢發力,發揮線下平臺優勢,整合包括互聯網、金融、衍生服務在內的各類資源,更好的服務于車商,服務于消費者。解決B與C之間天生存在且一直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信任與服務問題,是二手車交易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是時代賦予二手車交易市場的歷史使命。